近日,在溪南農貿市場賣菜的姜阿姨發現,菜場門口的綠皮垃圾桶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組分類垃圾桶。整組箱體一共由6只垃圾桶構成,其中4只用于投放其它垃圾,1只用于投放可回收垃圾,1只用于投放有毒有害垃圾。整組箱體全部由不銹鋼材質打造而成,箱體頂端還設置了頂棚,防止雨水滴灌,箱體的兩側、底部和上方,均有垃圾分類宣傳標語,對市民正確投放、準確分類,配了詳細的圖文說明。
對于這樣的配置,姜阿姨表示非常貼心,垃圾桶數量變多了,以后再也不用擔心垃圾桶滿溢的問題了。在菜場周邊經營的商鋪也普遍反映,有了分類垃圾桶,店里面的廢舊燈泡、電池,再也不用擔心沒有去處了。
青蓮路作為一條貫通青祁路和蠡溪路的城市輔路,雖然全長只有800余米,但是沿路業態豐富,多個住宅小區以及沿路上百家商鋪,每天的人流量、車流量都比較大。這里最為突出的還是環境衛生問題,由于垃圾桶老舊現象嚴重,加上附近農貿市場、商鋪每天產生的垃圾量都在增加,導致垃圾桶不堪重負,垃圾滿溢、污水外流的現象比較突出。為了改變這一狀況,當地街道、社區出資對70余只破舊垃圾桶進行了更換,并在青蓮路以及溪南農貿市場門口,設置了3組分類垃圾桶,基本解決了垃圾桶滿溢的突出問題。同時為了確保垃圾桶干凈整潔,當地社區還興建了專門的垃圾桶清洗點,定期對污損垃圾箱進行沖洗保潔。
從濱湖區城管部門了解到,位于青蓮路上的分類垃圾桶箱,是濱湖區首批在農貿市場門口設立的垃圾分類設施,同時為了更好地處置菜場的果蔬垃圾,城管部門還專門在分類箱旁,設置了果蔬垃圾分類收集桶,這也意味著濱湖區垃圾分類工作已經從小區延伸到了公共場所。按照計劃,到今年年底,濱湖區生活垃圾分類設施覆蓋率將達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