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認真貫徹落實生態文明思想和垃圾分類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全國46個先行先試的重點城市積極行動,不僅出臺了具體的工作實施方案,《生活垃圾分類標志》標準也已發布,給廣大市民提供了參考,廣大城市正一步步創造條件,推動垃圾分類落地生根,在先行先試中積累經驗,見到成效。
社會治理是一個系統工程
中共十九屆四中全會也通過了一份決定,明確提出到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將全面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社會治理是一個系統工程,而城市的環境治理則是其中之一,也是直接影響市民生活質量的重要因素。推進生活垃圾分類,既是履行時代使命的必然,也是滿足群眾向往的需要,必須牢牢抓在手上,下真功夫,花大力氣,切實解決分類過程中的一系列問題,讓大家愿意分類、能夠分類,分類后能得到很好處理,把對環境的影響降到最低。
激活社會責任
激活社會責任,解決“不想分類”問題。對廣大群眾來講,只要是垃圾,就可以隨手扔進垃圾桶,根本不用管自己扔的是什么,這樣操作起來非常簡單、快捷。如今,垃圾要嚴格按照四種類別放置,必然會令一部分人感到“太麻煩”,內心產生抵觸情緒。要知道,思想是行動的指南,只有打通思想上的“梗阻”,行動上才有動力。南昌等地加大社會宣傳力度,重點講清楚生活垃圾“為什么要分”,使廣大群眾明白分類的重要意義,體會到“與自身利益息息相關”,變被動為主動,逐步做到由“要我分類”向“我要分類”轉變。
焦點3:怎么處罰?
加強知識普及,解決“不會分類”問題。雖說生活垃圾主要分為四類,但每一類又包括許多具體的小類別,使整個分類系統顯得非常“高大上”,令完全沒有分類意識,或是文化水平偏低的群眾,產生“不會分”“分不好”擔憂。比如僅“可回收物”就包括“廢棄電器電子類產品”“紙類可回收物”“其他可回收物”三個小類,尤其是其中“廢棄電器電子類產品”很容易與“電器類有害垃圾”混淆,導致分類錯誤。為此,不僅要完善分類的標志,更要在前期安排專人指導,讓群眾能很快掌握分類技巧,使各地在此次生活垃圾分類行動中走在試點城市前列。
跟進配套管理
跟進配套管理,解決“分類處理”問題。其實,鼓勵群眾主動分類,引導群眾正確分類,只是整個生活垃圾分類行動的“前半程”,而更為關鍵的還是分類處理“后半程”。對分類后的垃圾,必須每天進行回收、轉運、處理,不僅需要政府部門投入更多經費,還應建立相應的垃圾暫存區、垃圾初加工項目、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等等,確保每一類垃圾都能分別得到有效處理,不僅把填埋垃圾的總量降下來,還能減少有害垃圾對環境的污染,讓更多垃圾得到“二次利用”,切實推動社會治理水平升級提檔。
推行垃圾分類要重點解決“三大問題”
2020年01月15日 分類垃圾桶-www.i2442.cn 分類宣傳
聯系我們
-
服務熱線4000-280-180
- 總部地址:深圳市龍崗區坂田街道上雪科技工業城北區10號B1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