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經濟飛速發展,人們的消費水平的不斷提高,垃圾的產生量也在迅速增加。為了應對這些層出不窮的垃圾,減輕垃圾對社會環境所造成的壓力,實施垃圾分類回收處理制度勢在必行。當前,我國的很多城市面臨著“垃圾圍城”的問題,我國的城鎮化建設起步晚、進程快,再加上國民的垃圾分類回收意識淡薄、政府相關行政制度的缺失是造成這種問題的主要原因。我國大部分城市仍然采用垃圾混合收集的處理方式,這種垃圾處理方式不僅嚴重影響了城市的環境衛生和人們的身體健康,而且造成了大量的資源的浪費。
【垃圾分類回收處理制度】一:
政府要加大垃圾分類處理基礎設施的建設投入,為垃圾分類提供資金支持保障。一是要提供資源回收的相關設備;二是要訂立各縣市資源回收的具體措施,明確權責,執行徹底;三是要積極引進第三方機構和組織,給社區更多選擇。其他方面,我國應當積極借鑒發達國家經驗,積極對社區住戶進行垃圾分類標準的基礎知識教育,可以通過定期發放關于垃圾分類的宣傳手冊,通過媒體進行宣傳等方式。最后,在垃圾處理階段,必須要嚴格遵守分類規定,要將不同種類的垃圾按性質分門別類回收再利用。只要抓好垃圾的產出階段、處理階段,嚴格按照相關規章制度執行,一定能取得長足的進步和成效。?
【垃圾分類回收處理制度】二:
社區應當配合街道及相關政府職能機關進行宣傳引導,可以建立資源回收站,努力貫徹資源回收處理工作。平時社區方面應當引導住戶進行生活垃圾的自我分類回收,大人帶頭,家家聯動,對于未成年人養成垃圾分類的意識與習慣也有極大的促進意義。?
【垃圾分類回收處理制度】三:
居民個人層面也應當積極踐行垃圾分類的理念,在垃圾出門前將之進行簡單的分類,幫助社區及相關組織和部門的垃圾分類回收工作做好第一步。家長也要以身作則,給未成年人樹立榜樣,將資源回收再利用的理念傳遞下去,形成潛移默化的影響。
垃圾并不是一無是處的廢物,“垃圾是放錯了地方的資源”、“垃圾是地球上唯一增長的資源”,它應該是可循環利用的自然資源。如何對待、處理和利用垃圾可以反應出一個人的環保意識和環境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