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市依照“先試點、后推廣,先機關、后基層,先校園、后小區”的思路,勇于先行先試,斗膽探究實踐,生活垃圾分類和減量作業獲得階段性成效。在今年一季度住建部對46個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城市考評排名中,宜春排在第11位。現在,中心城區生活垃圾分類共掩蓋13個街道(鄉鎮)、94個社區(村)、354個居民小區、35個校園、228個公共組織,掩蓋人口38.73萬,占中心城區人口的63.18%。 一是重視統籌聯動,化共識為共為。壓緊壓實責任。樹立由市委書記任組長的生活垃圾分類和減量作業領導小組。各縣(市、區)、鄉鎮(街道)相應樹立領導組織,制定使命分解表和網絡圖,明確責任清單,樹立使命臺賬。26個市直部分分別承當相關要點使命。創建演示片區。在中心城區4個演示片區創建29條收運演示線路,分別在機關、校園、社區等各種層面確認50多個垃圾分類演示點,以點帶面、以線帶片。實施網格化辦理。依照“條塊聯動、以塊為主”準則,深入推動城市辦理體制改革,辦理重心下移,并整合社區各方力氣,全面推動社區網格化辦理。
二是健全作業系統,變被動為主動。健全收處系統,做到有點有線有終端。綜合考慮,把生活垃圾分為廚余垃圾、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和有害垃圾四類并分別處置;建成室外服務半徑70米的生活垃圾分類投放點1516個,不銹鋼有害垃圾搜集箱1430個,室內分類垃圾桶24.7萬個,置辦垃圾運營服務車輛55輛,為住戶收購分類垃圾袋9343萬個,并建成1座日處理能力達50噸的廚余垃圾暫時處理廠,改造垃圾中轉站16座。健全法規系統,做到有章有制有法規。出臺了《宜春市生活垃圾分類辦理條例》,并制定了聯席會議準則、投訴和告發獎賞方法等相關配套準則。健全考核系統,做到有獎有懲有排名。樹立嚴格考核準則和層層考核機制,在績效考核系統中實施未達標一票否決制。加快大智慧數據平臺建設,結合積分兌換、第三方考核,對生活垃圾搜集、投放等各環節進行全方位實時監管。
三是發揮各方力氣,讓試點變演示。市區兩級均增設垃圾分類辦理中心,街道社區依照“1+5”(分管領導+5名編外專職辦理人員)、“1+3”(黨支部書記+3名編外專職辦理人員)模式組建作業隊伍,居住小區按每300戶、商業街按每100戶的份額裝備督導員1140名,形成了市、區、街道、社區、督導員五級辦理系統。簽訂黨員垃圾分類承諾書,黨員垃圾分類包片包戶,實現黨員干部的演示帶動作用。將生活垃圾分類歸入校園教育,專門編寫了幼兒、小學、中學的《生活垃圾分類常識讀本》地方特色教材15.5萬冊,展開“開學第一課”等主題宣傳教育活動,安排垃圾分類教育專門課程。充分調動黨員、學生等社會各方面,以點帶面,以面帶全。
宜春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和垃圾桶減量工作
2019年07月18日 分類垃圾桶-www.i2442.cn 分類宣傳
聯系我們
-
服務熱線4000-280-180
- 總部地址:深圳市龍崗區坂田街道上雪科技工業城北區10號B1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