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幾個月,要改變數以萬計人幾十年的習慣談何容易!都說上海人精明,垃圾分類的很多草根智慧足以為證。特大城市垃圾分類減量需要久久為功,緩不得也急不得。這個慢活、細活,靠的是每個市民的參與并且堅持。作為守舊的西安人,生活習慣更是根深蒂固,我們必須認清一點,單靠政策限制是遠遠不夠的。
所以,從感同身受的角度,幫大家搜集了一些“金點子”——垃圾分類十五計,至于是不是真金,那就往下看看吧!知識點:
第一計 垃圾變氣 見證奇跡
專吃垃圾的“大胃王”處理機,你見過嗎?在靜安區臨汾路街道星城花苑小區,保潔員將一桶裝滿瓜皮菜葉、剩飯剩菜的濕垃圾倒進機器里。走近處理機,完全聽不到噪聲,用手一摸感受到微微振動,才知道它正在工作。機器里裝有拌料的攪拌頭,有點像家用攪拌機的放大版。24小時后,濕垃圾就會轉變成濃縮有機質。機器里面像土壤一樣的棕色有機質,就是由濕垃圾降解而來的。居民經常會來挖一些帶回家,與泥土拌一拌就能種花了。
第二計 點位標注 心中有數
上海天平街道德昌居委自行印制了一份“垃圾分類投放地圖”,分類投放點在哪兒?按圖索驥就行!在投放地圖上,標明了居委轄區內的12個投放點位,還用藍黑紅棕四種顏色標注出每個點位可扔的垃圾類別。比如,廣元路33號和41號、余慶路181號這兩個點位只能投放干垃圾和濕垃圾,其余點位則有四分類桶。貼心的是,每個點位的濕垃圾清運時間也標注了出來。
第三計 茶水間里 自制花肥
堆肥桶是對辦公樓里垃圾分類的嘗試。當垃圾鋪到約10厘米厚時,就要撒上一層EM菌,用來除菌殺蟲,這個過程不斷重復直到桶裝滿為止。一周左右,就可以打開閥門,放出肥液。肥液稀釋后可以為辦公室里的花草施有機肥。剩下的固體埋在土中腐熟兩周左右后,也能用來施肥。
第四計 笑臉哭臉 一目了然
虹口區四川北路街道開展的“笑臉行動”,可謂“奇招”。轄區內所有單位一一對應,評定為優秀、良好或是不合格,相應的笑臉或者哭臉會同步貼在該單位公共區域的墻面上。評到笑臉的是一種肯定,評到哭臉的嘛,肯定是啪啪打臉。
第五計 垃垃小車 晨昏相約
紫云華庭小區,一輛小巧的黃色“垃垃車”正繞著居民樓緩緩行駛。車上載有2個干垃圾桶、2個濕垃圾桶、1個可回收物桶和1個有害垃圾桶。車身展板上印著垃圾分類的宣傳語,小箱子里裝著水桶,擋板上掛著毛巾和傘架。水桶給居民洗手,下雨天撐開大傘,來扔垃圾的居民就不怕淋濕了。
第六計 怎么分類 來問小慧
大聲說出你要扔的垃圾,無論是普通話、還是方言,垃圾箱“小慧”立馬告訴你垃圾的種類。這款“會說話的垃圾箱”由崇明工匠蔡宏波發明,目前已能識別100余種垃圾。“小慧”垃圾箱有四個投放口,分別對應垃圾分類。
第七計 分類好壞 一手掌握
“不分類,不收運”,是上海實行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后對單位、小區、商家等的要求。在虹口區四川北路街道,一款手機APP“橙小寶”正在試運行,大型物業每天分類是好是壞都有照為證、一“手”掌握。登錄“橙小寶”后,主頁面顯示本日干垃圾桶數、濕垃圾桶數、不合格桶數等信息,而每戶的收運登記、收運歷史、開告知單等信息也能查詢。
第八計 智慧交投 積分兌換
收廢品的“搖鈴人員”日漸稀少,堆在家中的可回收物怎么辦?在徐匯區東湖路27號,有一個“梧桐資源空間”。這是上海城投環境在湖南路街道設立的第一座智能交投與人工交投相結合的資源回收站。“智能交投”靠的是一臺24小時智能自助交投機,市民用手機注冊掃碼后,選擇自己所扔可回收物所屬品類,比如紙類、紡織物、塑料等,相應的箱門就會打開、稱重。完成交投后,相應積分會計入賬戶,可兌換一些小物品。
第九計 圓桶破袋 魔力圈圈
在長寧區天山路街道,一款匹配圓形垃圾桶的“魔力圈”橫空出世,不僅一秒破袋,還有防濺擋板。這款魔力圈由不銹鋼拉絲材質制成,上面裝著調節開關,可以牢牢固定在濕垃圾桶口。圈的內部設計了一條鋸齒,濕垃圾袋只需勾住鋸齒,用力一拉,就可以破袋成功。在新改進的2.0版本“魔力圈”上,還裝了一塊防濺擋板,避免居民在投放濕垃圾的過程中污水濺到衣服上,真的是非常貼心了。
第十計 翻翻掛歷 學學分類
安亭有關部門將生活垃圾分類標準、投放要求等內容制作成掛歷,在入戶宣傳時一一發給居民,居民日常翻一翻就能知曉垃圾分類知識。與各式各樣的宣傳手冊不同的是,垃圾分類掛歷的實用性和使用率都比較高,使用周期可達一年。掛歷上不僅有“垃圾分類,人人有責”的宣傳標語,還細心地將各種生活垃圾的分類詳細列出,讓人一目了然。
第十一計 長椅肚皮 暗藏玄機
“我們小區的垃圾箱房里,有一把長椅,不僅能讓志愿者休息,底下還有玄機!”在嘉定區菊園街道新城楓景小區,志愿者芮維皎阿姨用隨身攜帶的鑰匙打開上了鎖的長椅,掀開座板,里面放著兩把火鉗、一柄掃帚、一個簸箕,還有幾把雨傘。如今,小區4個垃圾分類點位都配備了工具箱長椅。此外,每個點位還裝了電燈、電風扇和滅蚊蠅燈“三件套”,為志愿者夏天值班打造更好的環境。
第十二計 混合垃圾 自動分離
在南匯,有位喜歡鉆研機械的“發明達人”王新德,斷斷續續花了近10年功夫,發明了一款自動分揀垃圾的“垃圾分類機”,可以將混合垃圾中的玻璃瓶、建筑垃圾或大骨頭等硬質物、廚余垃圾、塑料袋分離出來,全程不需人工分揀。哪怕是將一元硬幣放在垃圾里,最后也會被分篩出來。
第十三計 餐廚垃圾 站點收運
沿街餐飲店的餐廚垃圾如何高效收運?欣誼環衛服務有限公司有妙招。選取清運點位、制定清運時間及流程、建立實時信息交流群……他們的這種“站點式”收運,使濕垃圾清運量得到了提升。根據餐廚垃圾清運量的不同,欣誼公司將商家劃分為大型和小型,并在小型商家較為集中的9個區域,選取了15個清運點位,實行“大型商家上門清運,小型商家定時定點集中收運”的模式。
第十四計 垃圾冷藏 抑菌除臭
在楊浦區新江灣城悠方商場的地下一層,有一間特殊的冷藏室。不放海鮮、不存蔬果,而是專門用于收納濕垃圾。整個垃圾收納區被分為三大空間,分別收納建筑垃圾、干垃圾和濕垃圾。其中,濕垃圾存儲室除了垃圾箱,還放置了4臺風機,24小時運轉,將室內溫度控制在14℃左右。走入其中只有陣陣涼風,毫無一絲異味。商場物業方每周還會安排一次消毒殺菌,有效抑制細菌產生。
第十五計 生鮮包裝 循環使用
垃圾分類條例實施以來,不少企業關注配送環節的包裝減量,他們通過循環使用包裝箱、減少包裝耗材等方式進行垃圾源頭減量。在蘇寧易購上海冷鏈基地,每天有3500多個包裹發向上海多個配送站點,最終通過快遞小哥之手送往消費者家中。這3500多個包裹除了冰淇淋產品以外,其余均改用循環保溫箱取代一次性的泡沫包裝。據介紹,每個保溫箱可以循環使用155次,這樣的做法既從源頭上減少了大量的泡沫垃圾,每天可以省下來大概3000個白色泡沫箱,還能節省近3萬元。
實用的生活垃圾分類小妙招
2019年09月09日 分類垃圾桶-www.i2442.cn 分類宣傳
聯系我們
-
服務熱線4000-280-180
- 總部地址:深圳市龍崗區坂田街道上雪科技工業城北區10號B1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