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掃碼成功!近日,東鄉區新龍花苑小區內,居民魏阿姨正拿著一張卡片對準小區內的智能分類垃圾箱掃二維碼,隨即將一捆廢紙箱倒入了“紙張”箱內。最近一段時間,該小區的居民們愛上了環保“置換”,只需動動手指就能“變廢為寶”,換來各種生活用品。
?
在該小區內,一棟智能化小屋格外引人注意。據了解,這棟“天天環保吧”是該區首批智能分類垃圾回收站,回收站內的智能分類垃圾箱將垃圾分為紙張、玻璃、金屬、塑料和有害垃圾5類。居民到“環保吧”注冊辦卡后,通過刷卡片上的二維碼將可回收利用的廢品投至分類投置箱,投置箱內的智能系統會自動檢查、稱重、積分,扔掉的垃圾就可以變成積分反饋給用戶,居民可以通過積分在網上商城或者線下商店換購日用品。每張卡片上都有著該戶居民相應的二維碼,掃描卡片上的二維碼即可精確到戶,了解每家每戶的垃圾分類情況。居民實名制參與垃圾分類,實現垃圾投放有源可溯,綜合利用互聯網,極大方便了居民參與垃圾分類活動。
“家里的廢紙廢瓶子扔了又覺得可惜,送到這里不僅能進行環保處置,還能兌換生活必需品,真方便!”魏阿姨在垃圾分類宣講員的幫助下,已經熟悉了“置換”流程。如今,每天將垃圾提前分類,再投入相應的垃圾箱,已成為她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把垃圾變成真金白銀,把垃圾箱變成居民的存錢罐,讓居民主動參與到垃圾分類中來,垃圾分類才能更好地展開,我們的環境才能越來越好。”該環保吧負責人陳蓉說。
為讓垃圾分類深入人心,該區組織垃圾分類宣講員上門入戶宣講垃圾分類知識,在小區內放置宣傳標識和展板,并定期對優秀住戶給予表彰鼓勵。如今,新龍花苑小區居民參與垃圾分類的比例達85%,大家均簽署了《居民參與垃圾分類承諾書》,積極參與到共建生活垃圾分類文明社區的事業中來。據悉,該區已投放首批智能分類垃圾回收站4個,并逐步在各生活小區以及鄉鎮全面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