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類是一個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衡量標志,不斷提高居民朋友對垃圾分類的積極參與和大力支持,進一步提高社區垃圾分類投放的正確率,是我社區未來工作的重點與重心。社區通過免費配發分類垃圾桶,吸引了更多的居民真正參與到垃圾分類中去,讓居民在辦公地點就能便捷、規范地實現垃圾分類,有效解決了垃圾產生源頭分類容器不到位、不標準的問題。
“這個藍色的桶是放可回收垃圾,主要是辦公室內的報刊、快遞盒等等;這個灰色桶里放其他垃圾,主要是大家用過的餐巾紙、每天掃地掃出來的灰塵和一些瓜皮等等。請大家按照分類標準嚴格執行……”昨天下午,解放街道辦事處分類辦工作人員向街道辦事處內的每個辦公室發放了一個一體式街道分類垃圾桶,并附上了垃圾分類宣傳手冊,并對以前的舊紙簍進行了統一回收。
原來,之前,雖然解放街道已經開展垃圾分類工作,在每個樓層都放置了街道分類垃圾桶,但是由于辦公室內的垃圾桶未分類,導致很多時候只將大件的硬紙板、玻璃瓶都扔到樓道內的可回收垃圾桶內,但是其他一些細小的低價可回收物,隨手都仍在了辦公室內的紙簍里,并沒有完全做到垃圾分類。
為此,街道特地購置了分類垃圾小桶,放置于每個辦公區域內,垃圾桶滿溢之后,工作人員可以按照不同顏色的小桶再將垃圾放置到每個樓層的分類垃圾大桶內,這樣方便保潔人員再次將垃圾收集打包,清運到垃圾中轉站內。另外,為了方便保潔人員將可回收垃圾整理起來,街道特地將一樓廁所空出一個角落,每天讓保潔員堆放硬紙板等可回收垃圾,再放置到垃圾亭內的藍桶中,由清運車清理。
“有了這個垃圾桶,扔垃圾之前都會想一想,提高自己意識了。”街道辦事處工作人員陳詩穎說到,以前她的垃圾分類意識不強,現在擺放街道分類垃圾桶后,自己在辦公室處理垃圾前都會下意識進行分類。
“原先每人桌邊有一個紙簍,什么垃圾都直接往里頭扔。現在我們想通過這樣的舉措,讓機關干部能夠樹立垃圾分類意識,督促形成常態化的垃圾分類方式,從而起到機關干部的帶頭作用,真正實現垃圾分類。”解放街道分類辦工作人員曹蓉表示。
除了在辦公區域分發垃圾桶外,工作人員還向社區居民發垃圾桶。為能夠進一步美化社區面貌及環境衛生水平,進一步提升居民垃圾分類的意識,8月6日明珠社區開始在轄區內開展垃圾桶入戶的宣傳活動,社區聯合物業工作人員在各個小區發放黃綠垃圾桶,并在發放的同時向居民傳遞垃圾分類的相應知識。
社區居民參與到垃圾分類中來,是一種“垃圾源頭管理”的有效手段,對此明珠社區也一直在開展各種類型的宣傳活動,包括發放垃圾分類的宣傳資料、在宣傳欄張貼垃圾分類的圖板、為居民做詳細講解等,而本次活動,更是希望垃圾分類能夠深入貫徹到居民的日常生活起居中。相信通過本次的發放和宣傳活動,能夠使得“綠色、低碳、環保”的理念深入人心,幫助居民養成垃圾分類的好習慣。同時居民也表示,不但自身要做好垃圾分類,也會幫助身邊的親朋好友逐漸養成這樣的好習慣,共同為環境建設而努力。
僅1月2日當天社區就已有500多戶居民領取了垃圾桶、垃圾袋,發放工作正在持續進行,除了向居民發放家用街道分類垃圾桶外,還在小區垃圾點放置了大號的街道分類垃圾桶供居民投放各類垃圾。
“社區進行垃圾分類,這是好事,我一定支持!”簽完字的李阿姨笑呵呵的說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