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相應國家環保政策,更好更快地推進垃圾分類減量工作進度,安徽合肥的2個社區將在全省范圍內率先實驗“定時定點”垃圾投放新模式。撤除社區居民樓里的垃圾桶,在小區中心或出入口處新設置垃圾分類收集點,小區居民必須在每天早上6時到8時、18時到19時將垃圾分類投放至收集點。
合肥正在全市推行垃圾分類,3月15日,《合肥市生活垃圾管理辦法》也正式實施。為普及垃圾分類法律知識,提高市民對《辦法》的知曉率和支持率,3月20日下午,廬陽區城管局等開展《合肥市生活垃圾管理辦法》集中宣傳活動,用宣誓等形式倡導市民踐行垃圾分類。按照要求,“可回收物”要交售給再生資源回收經營者或者投放至可回收物收集容器、回收站點,“有害垃圾”應交給有資質的回收、處置單位或者投放至有害垃圾收集容器,“餐廚垃圾”要投放至餐廚垃圾收集容器,“其他垃圾”則投放至其他垃圾收集容器。
但是,目前的小區里,垃圾桶基本是放置在居民樓下,不少居民將各種垃圾都一股腦投放到同一個垃圾桶里。為此,廬陽區決定在省委、省政府宿舍,市委、市政府宿舍兩個小區內,于全省范圍內率先試點“定時定點”分類投放垃圾模式。也就是說,每棟居民樓原有設置的垃圾桶將全部撤除,同時在小區中心或出入口處設置垃圾分類收集點。每天早上6時到8時、下午18時到19時這兩個時間段,居民可以將垃圾投放至收集點。而為了保證居民分類投放,收集點將有專人督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