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年末,咱們夫妻隨團去日本旅行。12月19日,游覽完金閣寺往外走時,同團的一個大學生游客問導游陳燁:“哪里有分類垃圾箱啊?”導游燁燁笑了,說:“這里沒有分類垃圾箱,街道邊上也很少有分類垃圾箱。”然后又解釋道:“日本人上街出行,一般是自己準備垃圾袋,沒有用的垃圾收集起來,回去分類放入分類垃圾桶內,一致處理。你看那個日本美人手提精美的包包,說不定里邊就有一袋垃圾呢。” 是的,來日本的幾天,咱們都有一個共同的感覺:到日本的第一印象,便是潔凈整齊得令人咋舌。日本的街道上沒有樹葉,沒有紙屑,沒有礦泉水瓶子,樹底下,墻根處,哪哪都是干潔凈凈,沒有死角。鞋子穿一周不必擦不會臟,自來水可以直接飲用。
在中國長大在日本作業的地導燁燁,在車上給咱們介紹:日本人環保認識是從娃娃抓起,小孩學說話,家長就給他們講,垃圾要扔到哪里,不能扔到哪里,垃圾分類也很精密。自掃門前雪,也是日本人的一種習氣。
奈良公園是一座規模雄偉、綠樹成蔭的前史公園,公園內時有三五成群的鹿,它們被看成神的使者而受到人們的悉心照顧,人們可以與小鹿親密觸摸,感受人與自然調和共存的美好。路旁邊一排小店,出售食品飲料和喂鹿的餅,游人買餅喂鹿,小鹿也追逐行人索要鹿餅。店東們不時地拿笤帚打掃門前的路段,自家門前潔凈了,整條街道就整齊了。
導游還講,1994年廣島亞運會完畢,6萬日本觀眾離場,幾乎沒留下什么垃圾。世界杯期間,日本球迷在競賽完畢后,無論輸贏,都自愿地默默撿起賽場上的垃圾,日本球迷的方位最潔凈。日本人的環保認識和文明程度,真值得咱們學習。
我不由得想起一件事,十年前我母親從前的一個孟姓老街坊,晚上漫步時,對在路旁邊小便的一個青年男士提出批評。結果,七十多歲的白叟竟被推搡在地上,在老伴和熱心的幫助下去了醫院,經檢查,摔斷了兩根肋骨。醫護人員和幫助的直搖頭,怎么會有這樣的工作發生?
當然,近幾年跟著創立國家衛生城、建造美麗村莊的活動,民眾的本質逐步提高,新一代年輕人隨地吐痰、亂扔垃圾的工作現已大大減少,城市逐步清潔美麗。但是,相同的整齊,相同的美麗,中國和日本仍是不相同的。
我從前問過一個中國的環衛工人,她說早班是3點至5點半,然后上午或下午再干4個小時就好了。我說:“3點,太早了吧?”月掙1800元的她很知足地說:“3點人少,好掃,有時不到5點就掃完了。”和我同游的一個朋友說,她睡覺輕,在國內的早上,常常聽到打掃馬路的聲響。咱們在日本旅行的5天,從沒有看到過環衛工人的影子,連日本環衛工人的作業服是什么色彩都不知道。
有的中國人會順手把垃圾扔掉,而不是投到分類垃圾箱或指定的地方,所以中國城市的清潔是靠環衛工人起早貪黑、勤勞勞作換來的,城市的美麗也是靠他們一笤帚一笤帚不停地掃出來的;而日本的整齊,是靠每個人的自覺習氣養成的,是靠每個有本質的民眾維護出來的。
相同的清潔美麗,結果相同,可過程不相同啊。
好的環境對人也是一種約束,越是整齊潔凈,越是良性循環。看到馬路上清潔美麗,一干二凈,你當然也不好意思順手亂扔雜物了。
一天晚上,旅行團入住在箱根周邊的一個酒店。進入室內,我遽然發現,靠窗戶的墻角處有一個銅錢大的長腿蜘蛛。天分膽怯的我,怕它爬到被子上,急忙喚老伴快點處理。他返身去衛生間撕了一塊衛生紙,用紙輕輕地按在蜘蛛身上,輕輕地捉住蜘蛛,翻開窗戶,想把蜘蛛抖下去。一抖,那塊兒衛生紙也跟著掉下去了。我說:“這可不行。”在日本亂扔垃圾被視為可恥的工作,是讓人輕視的,我但是自覺的模范公民啊!我從4樓乘電梯下去在窗外的墻下來回尋覓無果,第二天早飯前后我又下去檢查,并抬頭看是否掛在樹上,均沒找到。老伴嘲笑我:“真是沒事找事!”直到坐上旅行大巴離開那個酒店,我才松了一口氣。
分類垃圾桶怎么日本公園沒有
2019年05月27日 分類垃圾桶-www.i2442.cn 分類宣傳
聯系我們
-
服務熱線4000-280-180
- 總部地址:深圳市龍崗區坂田街道上雪科技工業城北區10號B1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