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州社區引進智能垃圾分類回收設備 激發居民積極性
智能狗就是一臺智能垃圾分類回收設備。 在白云區三元里街梓元崗社區,近日每天都有住戶提著各色廢品下樓去“喂小黃狗”。原來,這是梓元崗社區引進的“小黃狗”智能垃圾分類回收設備,居民按指示“喂入”廢紙、舊衣物、塑料瓶子等廢棄可利用的垃圾,經過自動計價后,手機上就能收到相應的環保金返還。 ...[閱讀全文]
-
垃圾分類回收 如何定時科學?或可推廣智能分類垃圾桶
今年3月,上海市政府發布《關于建立完善本市生活垃圾全程分類體系的實施方案》,明確提出,生活垃圾將逐步推行“定時定點”投放。定時定點,本質是對垃圾的集中管理,便于收集和清運,具有積極意義。但是,勞動報記者調查發現,部分小區的垃圾投放時間與職工的生活作息存在沖突,需要進一步調整。 定時投放...[閱讀全文]
-
垃圾分類回收,各國奇招迭出
今年7月,國家生態環境部辦公廳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稿)》并公開征求意見。該草案提及增設生活垃圾分類制度,為推動實施《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提供法律支撐。在這部重要的環境法規推出之際,借鑒先行國家在垃圾分類方面的做法,對于我們處理好國內的生活垃圾問題...[閱讀全文]
-
臺灣如何有效實現垃圾分類回收
很多大陸游客到了臺灣都會發現一件很神奇的事情:臺灣的街邊幾乎沒有垃圾桶,但臺灣的街道卻非常干凈。這是怎么做到的呢? 垃圾分類:三大分類還有細分 這還要從臺灣的“垃圾不落地”政策說起。臺灣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實行“垃圾不落地”政策,小區內不設垃圾桶、垃圾箱、密閉式清潔站等生活垃圾暫...[閱讀全文]
-
生活垃圾分類回收的中國模式
2016年12月21日,書記在中央財經工作領導小組第14次會議上發出了“普遍推行生活垃圾分類制度”的總動員令。2017年3月30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勾勒出了生活垃圾分類的總體路線圖。 黨的十九大報告對生態文明建設進行了系統深入的闡述,提出要在全社會牢固樹立...[閱讀全文]
-
深圳垃圾分類回收,要讓市民嘗到 “變廢為寶”的甜頭
分類能帶來好處,不分類要受到法律懲罰,看不見的手和看得見的手一道發力,垃圾的分類回收才能自然而然成為深圳人的好習慣。 日前舉辦的深圳市“垃圾減量分類和無害化處理”人大代表約見座談會上,十多位市人大代表結合去年歷時半年的深圳垃圾減量分類調研,與相關六部門展開了對話,拋出了不少“麻辣問題”...[閱讀全文]
-
垃圾分類回收告別“前分后混” 垃圾變廢為寶
沈陽市每天產生7000噸左右的生活垃圾。按照相關要求,沈陽市就生活垃圾分類回收工作制定了具體的實施方案,加快建立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的垃圾處理系統。 沈陽市居民該如何對日常生活中的垃圾進行分類投放?沈陽市是如何收集、運輸、處理這些生活垃圾的?針對生活垃圾中的有害垃...[閱讀全文]
-
深圳垃圾分類回收設施進社區,你支持嗎?
在8月15日召開的一次垃圾減量分類人大代表座談會上,市城管部門負責人透露,深圳擬立法推行垃圾處理費“隨袋征收”,以此推動垃圾分類回收和減量。羅惠軍認為,現階段智能設備所做的正向激勵,可以慢慢培養居民分類投放的習慣。 近日,晶報刊發的《深圳垃圾分類回收何以步履維艱?》就垃圾分類存...[閱讀全文]
-
用數字“說話”求解垃圾回收難題
關于垃圾分類回收,你一定不會陌生。可你知道嗎?這不僅是社會問題,同樣也是數學問題。 近日,在北京舉行的第三屆“登峰杯”全國中學生學術科技創新大賽全國總決賽上,由進才中學4名新高三學生組成的團隊,代表上海參賽并奪得數學建模競賽一等獎。他們的研究對象正是垃圾分類回收。 全程一等獎實至名歸...[閱讀全文]
-
垃圾分類回收美國憑什么做得好? 真相在這
7月2日,國家發改委出臺了《關于創新和完善促進綠色發展價格機制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指出,2020年底前,全國城市及建制鎮全面建立生活垃圾處理收費制度。 這意味著今后將推行垃圾計量收費,并實行分類垃圾與混合垃圾差別化收費等政策。 國家發改委價格司副司長周伴學指出,具體...[閱讀全文]